第115章 日蚀 ……-《清穿之哲皇贵妃》


    第(2/3)页

    光是这外表就能打90分以上,确实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福隆安打头进来,白马美男,简直是光彩四射,把后面护卫队的人都衬托得黯然失色。

    皇帝都没多留意后面护卫队的人,就点头道:“永璜和永琏把这差事做得不错。”

    他对着身边的皇后和苏叶又调侃道:“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选了富察家的福隆安,当初朕原本想把这差事交给傅恒去办的。”

    要是给了傅恒,他为了避嫌不好挑自己人,福隆安就没出场的机会了,也怪可惜的。

    毕竟白马和俊美少年在一起,确实相当养眼。

    皇帝对护卫队很满意,夸赞了大阿哥和二阿哥,觉得两人办差很不错。

    正好紫光阁要修缮,大阿哥已经去了户部,皇帝就让二阿哥去了工部。

    一个去了掌握钱袋子的户部,一个却去了颇为辛劳的工部。

    皇帝顿了顿,留意了二阿哥的表情,看看他会不会有异议。

    毕竟咋一看来,大阿哥去的户部要比工部好得多了。

    工部看着重要,受赞誉的机会却不多,做的事却一点都不少,又苦又累。

    有时候为了监工修缮,连夜就得开工,还可能收到诸多意见,更别提是工期中间会有多少意外需要调整的了。

    累得要死,然而论功劳也没那么显眼,不像户部那样,有什么天灾人祸就得出钱,派人送钱送粮,百姓和贵人们能看在眼里。

    工部哪怕修个园子,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皇帝就要发怒了,简直是把脑袋提起来的差事。

    贵人们看见园子最多赞一句漂亮,谁能想到造园子中间工部的人有多累,需要摆平的意外又有多少?

    二阿哥的脸色很平静,甚至隐隐有几分欢喜:“谢皇阿玛,儿臣在工部一定好好办差。”

    他真情实意地欢喜,很想去工部的样子叫皇帝侧目,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好好办差,回头修缮紫光阁的事就交给你来负责了。”

    二阿哥迟疑道:“皇阿玛,儿臣刚去工部什么都还没熟悉,负责此事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原本负责此事的人应该经验老道,让他一个新手来负责,说出什么外行人指点的话,工部的人是听还是不听啊?

    到头来没修缮好,这责任又算谁的?

    皇帝心想二阿哥还挺有自知之明,而不是骄傲自满,那就更高兴了:“也罢,你就跟着工部尚书学一学,回头此事你多跟进,算是好好学习,以后办差就有经验了。”

    “是,”二阿哥笑着应下,去工部的事就定下了。

    又能跟大阿哥一起办差,二阿哥还是挺高兴的。

    皇后还担心二阿哥表面答应了,心里可能不太高兴,就把人叫去跟前。

    应嬷嬷在门外守着,屋里只有云言,门窗大开,皇后小声问道:“工部也是锻炼人的地方,你好好办差,别叫你皇阿玛失望了。”

    永琏点头道:“额娘放心,儿臣确实挺想去工部的。想想那些新式火铳和大-炮都是工部弄出来的,儿臣早就想过去看看图纸了。”

    如今借着修缮的活计,他就能随意看卷宗,不就能看这些秘密图纸了吗?

    皇后听着有些哭笑不得,原来二阿哥那么盼着去工部就为了这个吗?

    “你要看到话,跟皇上说一声不就好了?”

    永琏摇头道:“无缘无故的,这也是秘密武器,哪能随意拿出来看呢?”

    图纸在工部最里面的密室,周围有侍卫从早到晚严密把守,是最严密看守的地方。

    就因为他想看,皇帝必然不会拒绝,让人从密室把图纸拿出来,谁知道中间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永琏一个没差事的阿哥又不好突然跑去工部里面看这个,如今名正言顺进去看了,他自然高兴的。

    皇后见二阿哥的想法如此单纯,又谨慎得很,不由微微点头。

    二阿哥进密室看图纸,自然要问询过皇帝,也得跟工部尚书说一声。

    皇帝不在意,点头后就派李玉去跟工部尚书说了。

    二阿哥还是亲自跟工部尚书又提了,工部尚书点头后才进去的。

    工部尚书摸着胡子心下感慨,二阿哥的性子跟皇帝完全不同,谨慎受礼,是个谦谦君子,做事叫人挑不出错来,却有点束手束脚的样子。

    作为臣子和皇子,那是再适合不过,作为帝王的话就缺了那么点霸气。

    不过皇帝还健壮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二阿哥才有机会上去,说这个还为时过早,二阿哥如今这样也挺好的,起码叫人抓不住任何把柄。

    二阿哥进去把图纸看得津津有味,险些错过时辰,差点密室就锁门了,他在里头出不去就得过夜的。

    大阿哥无奈道:“就两张图纸,有这么好看吗?”

    二阿哥看得都沉迷了,忘记了时间,差点被锁在密室里面的。

    闻言,二阿哥连连点头:“好看,太好看了,设计十分精妙,究竟是谁那么厉害想出来的?”

    他想到这些新式火铳一开始是从西洋人手里买的,改良的人自然是西洋人了。

    “若是我们能把熟悉这些火铳改良的西洋人弄过来,是不是事半功倍了?”

    当然他们的工匠也不差,但是多一个人就能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得到更多有趣的改良呢?

    毕竟文化和从小经历截然不同,两边碰撞后是不是就有新的想法了?

    工匠们模仿的能力更好,可是创新方面就要差得多了。

    虽然有人想出了连珠火铳,却也只停留在这里,很难继续往前进的。

    因为他们怕试错,皇帝一个不高兴就要发怒。

    西洋人的胆子就要大多了,有什么想法也会主动说出来。

    大阿哥想想也可行:“可以让尼古拉斯留意一下,西洋人那边的瘟疫听闻把病人都隔离之后已经逐渐好起来了,要是还活着的,又愿意为皇阿玛办差的,送过来也不是不可以。”

    重要的是瘟疫结束了,不然他压根不想让西洋人过来上岸,要是身上带着点什么就麻烦了。

    听尼古拉斯提起,瘟疫让西边的西洋人不少国家直接灭国了,没灭国的人口也死了一半,民不聊生的。

    有才能的人恐怕活下来就艰难,如今那边乱糟糟的,还不如过来这里有立功的机会,还能好好活下去。

    尼古拉斯得到消息,不由迟疑了一下。

    那些改良武器的西洋人一向都是贵族们养着的,要弄过来没那么容易。

    他就写信给表亲,看看表亲有什么办法。

    表亲二话不说就列了个单子派人送来,上面有用红笔勾起,有的是用黑笔打叉。

    侍从在身边看了一眼,疑惑道:“先生,这些瞧着都是贵族身边厉害的匠人,真的会愿意过来吗?”

    尼古拉斯仔细看了两眼笑道:“你以为这些标记是什么意思?红色代表人愿意来,或者可以轻易弄过来,黑色的就是死了,或者死都不愿意来。”

    侍从一听,再扫了一眼,发现红色比黑色的多太多了。

    红色简直连成一片,黑色只有一部分,仿佛就像是被红色彻底包围一样,他顿时满脸惊讶道:“先生,他们不怕贵族们报复吗?”

    尼古拉斯翻开表亲的信笺看完就答道:“贵族们自身难保,不是家族死光了,就是差不多死光了,自己都顾不上,还养什么匠人呢?这些匠人得出钱养着,吃住不要钱吗?贵族们已经撑不住,有人愿意要的话,给钱就行了。”

    “至于这些黑色的,大多是已经死了,有那么一两个年纪大,也不可能离开故土。不过这红色的人里面,也有些是黑色的亲属,或者儿子孙子之类的。”

    老匠人来不了,但是子孙可以来啊!

    又不是他不愿意去,或者去阻拦,小辈就真的听话吗?

    而且为了给小辈一条活路,哪怕前面是个大坑,他们也愿意拼一拼的。

    尼古拉斯重新抄了一份名单,又把名单上各人擅长的手艺写了写,这才送到大阿哥和二阿哥手里。

    二阿哥看了还挺惊讶的,他以为背井离乡,有十个八个人就了不起,谁知道这么多,还任君挑选?

    大阿哥扫了一眼就笑道:“看来西边的瘟疫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糟糕,这些人过不下去,就想要来这边找个活路。”

    两人自然不能擅自决定,而是把名单送到皇帝那边。

    皇帝看了后觉得两人的主意不错,却也不是那么在意,毕竟他觉得自家工匠才是最听话的,谁知道这些西洋人送来的匠人会是什么样子的?

    手艺再好,主意太大就不好使了,留着也没什么用处。

    皇帝把名单随手递给了旁边的苏叶,她一看就惊讶挑眉道:“蒸汽机?纺纱机?”

    乖乖,这真是不得了的人。

    “叶儿对这两样感兴趣?有什么用吗?”

    苏叶绞尽脑汁解释道:“就是减少人力,增加效率的机器。要是能把这两样结合起来,那就更快了。”

    如今他们还是用的木纱机,两个人一台机子,一天只能做出一块布来。

    当然是色彩漂亮,图案华丽的布料,如果是普通布料要快一点,最多也就几块。

    如果不需要人力用机器,可以不眠不休地做,那就要翻倍的出产了。

    布料买卖一向都是江南那边独占居多,不过江南的布料色彩华丽漂亮,一般人是穿不起的。

    要是能用到机器来纺纱织布,百姓们穿的布料就要便宜得多了,价格也能下去。

    哪怕卖的人不愿意降价,数量多了,自然而然价格就起不来。

    就怕那些人宁愿不卖也要把价格抬高,得先让皇帝点头才行。

    皇帝对百姓能不能低价买到布料,人人都穿得起布衣的事不是特别感兴趣,然而苏叶却道:“要是能有这机器织出更多的布来,百姓穿着布衣,每天看着自然对皇上感恩戴德,后世的人知道了必然觉得是盛世之时才能叫百姓们人人能穿上新衣的。”

    如此赞誉,正是皇帝喜欢的,便略略点头:“那就让尼古拉斯把人弄过来,看看究竟是不是真能那么厉害。”

    苏叶笑着点头:“确实百闻不如一见,只这些人进来的时候得隔开单独住一段时间,看身上是不是真的没有瘟疫,不然真进来就麻烦了。”

    皇帝深以为然,这事不得不防,就交给尼古拉斯去办了,另外有阿桂作为第一道门把人暂时留下一段时间,跟之前的部族一样,没病了才能进来。

    这一隔开至少要两个月,阿桂也是熟门熟路了,准备好军粮和淡水就足够了,其他的让对方自己想办法凑合一下。

    过来就想立刻享福,做梦去吧!

    就是人来了,阿桂站在城楼上点名对人,念着就不对了:“托马斯,詹姆斯,阿克莱特,约翰,约翰……嗯?还是托马斯?”

    怎么同名同姓那么多,都叫托马斯和约翰的,他们西洋人就没几个名字能叫了吗?

    一时底下四个男人站出来,一看就不是兄弟亲戚,长得一点都不像,却叫着同一个名字。

    身后的副将小声提醒道:“大人,西洋人的名字都比较相似,重复居多。”

    他觉得是西洋人的词汇太少了,名字就更不多,于是就老重复的。

    阿桂深以为然,于是为了区分几人,按照年龄大小叫“大约翰”“小约翰”,另一边的托马斯也是这么区分了。

    正好两个约翰都是专门做蒸汽机的,大约翰发明了蒸汽机,小约翰则是改良过蒸汽机,两人一起研究是最适合不过了。

    托马斯的话,老托马斯发明了飞梭,小托马斯则是对炮筒十分有研究,还发明了炮筒镗床。

    阿桂看着有点眼热,炮筒镗床能用水力来推动,不需要工匠一点点磨,效率要快多了。

    这么一来,他这边武器的数量是不是要大大增加了?

    阿桂眼馋火铳和大-炮很久了,但是产量太低,之前大多数往南边运送,西边虽然有一点却不算多。

    还是前几年西洋人老往这边跑,武器才送多了一些,但是消耗也快。

    他只能紧巴巴用,瞄准的时候恨不能一炮就把所有人都炸上天,就不必再来一下浪费弹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