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百十二章 文武不和-《大明烟火韩度全文完整版》


    第(2/3)页

    勋贵武将一边全都是无动于衷,抱着双手用看戏的表情看着方孝孺。而另外一边,文官们也对方孝孺没有好感,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戏谑。

    再加上老朱的质问,方孝孺好似被完全孤立了似的,再也没有退路。而他也不孚众望,深吸一口气躬身回道:“臣,愿意!”

    话音落下,勋贵这边虽然有些惋惜,从这一刻开始,南洋三十三总督再也不是勋贵武将的囊中之物了。但是这也在意料当中,并没有人表露出什么。至少看眼下的情况,只是去了一个方孝孺而已,损失还不大。

    而文官们则高兴起来,有种弹冠相庆的意思。在他们看来,能够将方孝孺远远的踢到南洋是最好的结局。只要方孝孺去了,就一辈子也别想回来。

    老朱将所有人的反应看在眼里,顿了片刻之后,再次问道:“除了方孝孺,还有人愿意去南洋出任总督的吗?”

    面对皇上的提问,勋贵武将这边齐齐躬身喝道:“臣,末将,愿为皇上分忧......”

    老朱颇为欣慰的看了他们一眼,笑着抬起手挥了挥,说道:“你们......你们的心意朕知道了。”

    然后便转头看向文官这边,再次问道:“众位爱卿,有愿意去南洋担任总督的吗?”声音当中,老朱已经带上了几分冷厉。

    可即便是如此,文官们一个个都缩起身子一言不发。

    “一个都没有吗?”老朱颇为失望。

    就在这个时候,殿门外站出来一人,躬身说道:“臣愿意!”

    老朱意外的抬头,便看到一个年轻的面孔。这人老朱认得,是王元吉。

    王元吉在那场舞弊风波当中,都能够岿然不动,仍然是以一甲进士第一名状元的身份出仕。一经为官就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现在不过几年过去,已经是从四品的翰林侍讲。虽然看是似升官速度并不快,但是这样稳扎稳打才是正道。不管他将来身居何位,都不会被人抓到把柄攻击,。像那些平步青云的,反而未必是好事,无人弹劾倒也罢了,一旦有人弹劾你,那这就是被人弹劾的把柄。

    毕竟,谄媚迎合上也是罪。

    老朱看到王元吉站出来,脸上不喜反怒,神色顿时阴沉下来,冷眼朝韩度狠狠扫过去。老朱对王元吉的人品学识非常喜爱,将王元吉放在翰林院就是为了好好的培养他。

    在老朱心里,他是将王元吉当做是一部尚书来培养的。现在看到王元吉竟然选择去南洋,这完全打乱了老朱安排,他当然生气。而且王元吉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担任总督是怎么回事,所以老朱第一时间就认为是韩度暗中指使王元吉的。

    韩度顿时明白老朱这是误会自己了,以为王元吉愿意去南洋是自己的授意。

    面对老朱冷厉的目光,韩度坦然自若的微微摇头,示意王元吉想要去南洋,和自己没有丝毫关心系,不是自己授意他的。

    老朱看到韩度的否认,眉头不由得皱起,不过现在不是问韩度的时候,老朱只好暂且将疑惑放下。

    然后回头看着躬身拜下的王元吉,老朱面对这样的情况,却连不准的话都说不出来。老朱若是就此反对王元吉去南洋,那么如此区别对待,必然会引起百官的猜测。无论如何,让王元吉这么早的走进百官的视线,对于他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沉默多久,老朱出生继续问道:“还有人要去吗?”

    “臣愿往……”

    “臣愿往……”

    “臣愿往……”

    接连三个文臣站了出来,韩度定眼一看。好家伙,詹事府詹事,副詹事,詹事丞,三人都是朱标的人。若是再加上方孝孺这个东宫试侍讲,要不是王元吉横插一手的话,那这些担任南洋总督的文官,就完全是出自太子府了。

    韩度这个时候才明白过来,原来方孝孺上奏完全是受了朱标的示意,其目的就是为了拿下几个总督名额。

    目光带着可怜的意蕴,扫向对面的文官。这些人一个个自诩聪明,可是却没有一个看透这是朱标的手笔。

    韩度悄悄的撇了站在丹陛下面面无表情的朱标,不由得好奇想到,“你把手伸到你爹的钱袋子里面,难道就不怕吃不了兜着走吗?就算是老朱不问罪于朱标,那引得老朱生气也是不划算的吧。”

    韩度好奇的抬头看向老朱,竟然没有发现老朱有生气的迹象。这让韩度顿时哑然,陷入到深思当中。老朱不可能看不透眼前的这一幕是怎么回事,可他竟然会高兴这又是什么鬼?

    老朱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露出笑容。他当然明白方孝孺上奏是朱标的手笔,甚至在此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但是他不仅没有阻止朱标,反而对此乐见其成。

    别的太子若是如此明目张胆的要权,多半会被砍成十八块。但是朱标朝着老朱的钱袋子伸手,老朱却是满脸的高兴,甚至都觉得太子又长大了一些。

    为帝皇者,就是要有帝皇的霸气。该要的东西,就要直接出手,什么拐弯抹角、偷偷摸摸,那都是怯弱的表现。

    百官也察觉到了异样,可是还没有等他们细想,老朱便干净利落的说道:“准!退朝。”

    看到皇上走下丹陛,头也不回的离开,百官只好就此退走。
    第(2/3)页